今年的市场让小博感慨颇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些新的感悟和体会?

 

最近,小博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人觉得“套牢比踏空难受一万倍”,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见,更加受不了踏空。

 

01

当讨厌踏空的时候

我们在讨厌什么?

 

从实际盈亏来看,踏空顶多就是不赚不亏,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如此百爪挠心?

 

其实投资大师们给出过答案。

一方面,预期落空。查理·芒格将这种心理称为“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从投资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失去或有可能失去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时,通常会表现出不理性的激烈反应,哪怕你不曾拥有这个东西,只是预期拥有,也会如此。

比如就有基民自我调侃:“曾经,有一次上证3000点以下的入场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另一方面,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霍华德·马克斯一语道破,“投资者大多难以接受别人赚钱比自己多这一事实”。

 

02

套牢的难受更胜一筹?

 

也有小伙伴认为,相比踏空,套牢更难受。

 

小博的一位好朋友就认为,“踏空顶多就是想象中亏钱了,而套牢是心态和账户都在实实在在缩水的难受。”

 

此外,也有小伙伴觉得,套牢意味着部分本金处于“暂时冻结”状态,不能随心所欲地取出使用,不仅失去了对资金的掌控感,还可能因此错过新的投资机会,套牢、踏空double kill。

 

投资成功的幸福总是相似的,但踏空和套牢却各有各的难受。不过,要小博说,其实最令人难受的情形还是:不甘心踏空,匆匆入场之后结果被套牢了……

 

调侃归调侃,担心被套牢的背后,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对投资标的不够了解和信任?一旦市场下跌就很难做到坚定持有,被“市场先生”牵着鼻子走。

 

03

既不想踏空

又不想被套牢?

 

不妨多问一句:

 

当我们觉得踏空难受的时候,我们真的有能力精准把握拐点吗?

 

当我们觉得套牢难受的时候,还记得“别人恐惧我贪婪”吗?

 

其实,解决踏空不难,“当闪电劈下来时你要在场”就行;而想要缓解被套牢的心理,可能更需要我们对于所投资的基金产品充分了解,交付信任。

 

不过,知己知彼了可能依旧知易行难,人性难克服,而定投则有助于帮助我们无视“市场先生”:通过纪律化投资,减少踏空或套牢的概率,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在市场波动中坚守下去。

 

在市场情绪较为悲观的时候,通过纪律化投资,能够帮助投资者持续地参与市场,积攒便宜筹码,拉低平均投资成本,避免因为恐惧而乱了阵脚;而之前定投累积的筹码,又可以让我们保持始终“在场”状态,有助于减少因未来市场反弹或反转而踏空行情的概率。

 

就拿今年市场为例:

 

插图1.png

 

如果今年初开始定投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885001),截至6月份,虽然指数还未回到年初点位,但是定投的方式已经回本了而如果因为市场下跌而陷入被套牢的悲观心理,不采取任何动作,同期收益可能还未回正。

 

不论“市场先生”如何干扰,定投有助于让投资者保持正确的心态,持续地与市场保持互动,防止因为恐惧卖出而错过后续市场上涨,也避免因为市场过热而盲目追高。

 

在投资这项“长期战斗”中,如果有了定投的加持,或许可以帮我们免于踏空或套牢之苦,做更幸福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