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在步入2022年的头三个交易日出现连续调整。

 

截至2022年1月6日收盘,上证综指报3586.08点,三天累计跌1.48%;深成指报14429.51点,三天累计下跌2.88%;创业板指报3127.48点,三天累计下跌5.87%。具体板块来看,新能源、元宇宙为代表的去年热门赛道和基金重仓股成为“重灾区”。

 

这样的“梦幻”开年,不少投资者的新年愿望也改了又改~

 

今天,小博就和大家聊一聊最近市场到底怎么了?投资应该怎么应对?还能上车吗?

 

01

市场怎么了?

 

市场最近的调整,我们认为主要有几方面影响:

 

第一,目前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不断提升,部分持仓比较集中的方向可能有年初调仓 ,短期内会是影响市场的因素之一。

 

第二,经济增长偏弱,基本面缺少刺激。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从2021年四季度到2022年一季度,整体经济下行,基本面可圈可点的地方不多;从市场结构来看,只有少数行业处于高景气度阶段,比如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一些行业,但是它们在2021年已经有充分的表现,短期内股价也处于相对高位。

 

当市场在短期内没有发现新的热点或者缺乏相对确定性的投资机会时,可能就会进行自发的平衡,一些热点行业会向下调整来寻找空间。

 

当然,相信大家也关注到昨夜海外市场大幅调整,主要是受美联储议息会议影响,货币政策收紧可能比预期更靠前。但是我们也看到,今天国内市场已经相对企稳。

 

02

投资应该怎么应对?

 

小博最近跟不少新朋友交流,发现大家对于基金投资有些认知并不一定全面。在谈如何应对之前,想跟大家明确四个字:知己知彼。

 

知己,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明确自己的资产情况和资金属性,合理做好资金规划。

 

知彼,了解不同类型基金产品的特点,而不是简单听一串基金代码就当财富密码。

 

小博还是想再拿出这张图和大家好好分享一下:

 

插图1.jpg

 

很多时候大家会紧盯着收益率,但却忽视了波动和收益是硬币的两面。

 

比如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长期的年化收益率的确很高,但也必须同时意识到,因为偏股基金相当高的仓位是投资在权益资产上,因此基金产品的波动率也会相应提高。

 

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如果碰到股票市场大幅下跌,基金的净值也会回撤不少,就跟不少小伙伴今年的感受一样。

 

再比如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这类基金相对股票型的产品来说,因为大部分资金投资于低风险资产,产品净值波动就相对小一些,但是,产品的长期回报可能也相对低一些。现在很火的固收+产品其实很多就属于混合债券二级基金。

 

对自己正确认知,对产品心里有底,寻找到适合自己心理承受能力的产品,在面对市场波动的时候,也就更淡定一些。

 

03

要不要上车?

 

最后再回到这个问题。怎么应该对?

 

博道基金从业22年的老将张迎军认为,并不需要对当前市场的阶段性调整特别悲观。

 

在他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要相信经济增速的锚的作用,当前的经济实际增速低于潜在经济增速,等未来某一个季度经济增速开始筑底回升时,股票市场对这种趋势会更为敏感。

 

因此,2022年的市场仍旧存在投资机会,而且当市场低迷、经济下行之时,市场会对政策生出更多期待,因此无须过度恐慌。

 

博道基金基金经理袁争光也认为,市场经历阶段性调整,股票市场估值总体是合理的整个社会资金向股票等标准化资产配置的趋势也并未改变,考虑到股票市场内部分化带来的结构性机会,此时把握部分优质成长股调整过程中的机会显得更为关键。

 

短期市场的确难以预测,但投资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啊,在不确定性中寻找大概率的正确。对于手持基金的基民朋友们来说,这个时候正好可以再练习一下“第二层思维”。

 

虽然市场调整,部分基金账面亏损,但不妨进一步思考:

 

市场发生根本性变化了吗?

我持有的基金产品发生变化了吗?

基金经理的管理思路发生变化了吗?

我的投资诉求变了吗?

赎回之后我有更好的投资方式吗?

 

如果都没有的话,小博还是建议长期持有,虽然长期投资的过程中颠簸在所难免,但请相信,市场一直在默默奖励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呀~